德党镇:以“五个三”工作法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本文来源:德党镇 |作者:张雪涛 吴新春|时间:2024/7/19 11:11:30|点击数:
近年来,德党镇把工作站(联络室)建设作为“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升级版“民呼我为”工程谱新篇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以“五个三”工作法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整合资源,“三位一体”搭建平台。为解决人大代表缺乏日常履职平台的问题,德党镇将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镇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工作站、德顺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搭建成三位一体工作平台。从便于代表履职、利于接待选民的角度出发,将工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有机融合,让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立法工作,推动地方立法更接地气、聚民智。同时,有计划组织镇领导及相关站所、中心负责人进站,和代表一起接待群众、面对面回应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有效提升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满意度。并结合实际,及时搭建代表活动联席会平台,将全镇19个行政村(社区)、县直机关选区按照市、县、镇三级代表编组,组建联合代表小组5个。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自身行业和专业技术特长优势,发挥人大代表“服务团”作用。
统筹安排,“三级联动”同步开展。依托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之家、镇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履职平台,采取“家站室”三级联动的方式,同步推进代表接访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统筹调度,将各级人大代表混编入组,实现人大代表进“家”到“站”入“室”全覆盖。镇级通过规范工作站的运行、接待和意见处理方式等制度机制,进一步畅通各类问题的反映和解决途径,不断提高意见建议办理的办结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同时,细化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工作标准,注重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按照群众反映的问题安排“专业代表”进行接待,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直接服务群众。
结合实际,“三个明确”确保实效。德党镇人大代表为民服务工作站明确集中接访时间,每个月由德党镇人大主席团统筹组织主席团成员、县城区附近村(社区)有能力接访的代表,至少开展1次集中接访。明确接访受理范围,受理人民群众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普遍关心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诉求等,不受理涉及解决群众本人及其亲属个人问题等。明确代表接访按照登记、接待、交办、回复、反馈、公布、归档环节开展。
突出重点,“三项活动”提升能力。以接访(征集)活动提升人大代表服务能力。目前,工作站已组织5名县镇人大代表于6月28日开展首次接访活动,目前共接待群众14名,共收集意见建议和各类诉求17件。主席团成员牵头到各村(社区)开展集中民意征集6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29条。一大批事关群众公共利益的事情得到推进落实,各级代表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以向选区选民述职活动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采取以点带面、分期分批述职的方式“高效述职、高质评议”,于6月18日在明朗村召开了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活动提升现场推进会,推进会较往年不同的是以代表履职办实事情况为主题,增加了观摩代表办实事成效现场点、代表与选民互动两个环节,切实推动代表述职工作整体提档升级。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15名县人大代表、45名镇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开展述职活动,述职代表占代表总数的65%和62%。以为民办实事活动提升人大代表攻坚能力。以“代表+N”的形式,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事项,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实事。2023年5个代表小组共103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为群众办实事69件,已办结55件,未办结14件。
精准把握,“三个结合”提质增效。把代表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组织人大代表围绕全镇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直接参与抓好一些大事、实事。十一届一次会议至今共交办意见建议127条,目前已全部答复完毕,满意率95%。把代表身份与干部身份有机结合。立足人大代表身份及其干部身份的双重属性,全面调动代表依托自身资源积极履职的工作主动性,努力实现代表履职与岗位尽责相辅相成,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开展接访工作与征集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联系点与工作站融合发展,采取接访工作与征集活动有机结合等方式畅通基层群众意见收集渠道,提高立法工作的知晓度,增强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支持和认可,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凝聚更多群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