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镇人大

大山乡:爱卫月有“人大配方” 乡村变身 “清爽担当”

本文来源:大山乡人大主席团 |作者:尹佳霖|时间:2025/4/25 10:35:23|点击数:

近日,永德县大山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通过普法宣传、卫生大扫除和建立垃圾清运机制等举措,推动爱国卫生工作走深走实。活动中,乡人大始终践行“民呼我为”,充分发挥乡人大监督指导作用,助力活动取得实效。

微信图片_20250424102409.jpg

普法宣传入脑入心,法治护航爱卫新篇。大山乡组织开展《临沧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专题普法讲座,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全乡干部职工参加普法讲座,认真学习条例内容。宣讲人员结合条例立法背景,围绕公共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核心条款展开解读,强调“条例既是‘紧箍咒’更是‘指南针’,为基层爱卫工作提供了法治遵循”。讲座后,20余名干部职工与人大代表组成宣传队,深入集镇、农贸市场开展“上街送法”活动,向商户和群众发放条例手册、宣传海报600余份,现场解答“门前三包责任”“垃圾投放规范”等热点问题,切实将法治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深化“民呼我为”工程。

 

干群携手清扫家园,人居环境焕新提质。大山乡机关干部、人大代表及志愿者等30余人手持扫帚、铁锹,对集镇主干道、背街小巷及农贸市场周边开展“地毯式”清扫。活动中,乡人大代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带领群众清理卫生死角30余处,清除杂草杂物、积存垃圾,规范占道经营摊位8个。针对雨季易积水的排水沟、绿化带,大家翻瓶倒罐、疏通淤塞,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环境。此次大扫除不仅改善了集镇面貌,更带动群众养成“随手捡、主动护”的文明习惯,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构建长效清运机制,筑牢病媒防控屏障。结合爱国卫生病媒生物防制要求,大山乡以“日产日清、密闭运输、源头治理”为目标,创新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垃圾清运模式。各村划定垃圾收集点,配备密闭式垃圾桶,安排专用清运车每日定时往返清运,确保垃圾“不落地、不暴露”。乡人大主席团组建专项监督小组,定期检查清运记录、设施维护及孳生地治理情况,推动《临沧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中“环境卫生治理”条款落地见效。同时,组织群众对房前屋后积水容器、闲置沟渠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清除小型积水点60处,投放灭鼠毒饵站80个,从源头上降低病媒生物密度。“现在垃圾清运更及时,蚊蝇明显少了,生活环境舒服多了!” 村民赵大姐对整治成效竖起大拇指。


   据悉,爱国卫生月期间,大山乡还将结合“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控烟宣传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我们将以条例为抓手,把爱国卫生运动与乡村振兴、健康大山建设有机结合,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健康红利’。”大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干”,大山乡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爱国卫生新篇章,绘就健康乡村“心”图景。